吴静怡:工科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
发布时间: 2020-01-15     浏览次数: 740

在2019年秋季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“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高峰论坛”专题分论坛“一流本科教育与‘四新建设’”上,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、教务处处长吴静怡教授作专题报告。报告摘编如下:

一、工科人才培养的现状

  当今产业发展给工科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,如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等技术变革,改变了人才培养的需求,新工科正是为应对未来产业发展而提出的培养方式与模式。
  当前,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:基础课内容相对扎实稳固,但应对新变化的宽度不够;专业课内容跟不上工业界的技术发展,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产业;在学习成效上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弱化等。
 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?首先要回归教育本质,从更加注重“知识”传授转变为“知识、能力、素质”并重的系统培养。从工程教育看,合格的工程师需要掌握本学科完整的知识,具有全球视野,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,以及有责任心、严谨认真态度。作为卓越的工程师,还需具备深度与广度兼具的跨学科知识,具有探本溯源、敢于挑战、创造未来的全球胜任力以及好奇心驱动的终身学习能力。

二、上海交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

  学校以顶层设计、因材施教、强化基础、注重实践、交叉融合五个维度来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,提出了价值引领下的知识能力素质“四位一体”人才培养理念,继承并发扬“起点高,基础厚,要求严,重实践,求创新”的办学传统,为人才培养制定了超前、完整的顶层设计。
  1.因材施教。2014年以来,学校将理科的拔尖培养扩展到工科的荣誉计划(致远工科荣誉计划),并开展分类分向贯通式培养实践。致远学院汇聚一流教师和学生,以“大师培育未来大师”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。通过平台大类培养,应对社会发展需要,为学生成长奠定宽厚的基础。在致远荣誉计划中,积极打造与世界接轨的好奇心驱动课程体系,注重能力培养,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。平台培养中,学校将学院与专业纵横联合,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方向。在因材施教方面,进一步从基础课程入手,致力于能够解决优秀学生吃不饱的问题。基础课程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,数学里面包括了高等数学以及数学分析的荣誉课程,物理课程同时拥有高阶的荣誉课程,使得更加优秀的学生能够选择更具挑战性的课程,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基础。
  2.强化基础。众所周知,热学理论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蒸汽机、内燃机的发展,开启了工业时代,产业的发展与突破都是以基础科学的发展作为先锋。因此强化基础能够提升学生应对未来发展的能力。学校设立的工科平台整合了近20多个工科专业,必修课程包括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电学、力学、计算机等,旨在让学生拥有更宽厚工科基础。

图1 平台培养设计

  3.注重实践。在实践课程体系方面,学校积极开展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。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,2012年提出项目式教学改革思路,系统梳理课程主干内容并进行知识图谱构建,从全局角度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,强调知识点、能力点与素质点的有机结合,实现知识、能力和素养的进阶式培养。项目式的实践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问题和现实的需求,帮助学生搭建理论和实际的桥梁,解决学生“为什么学”“学了做什么”的问题。同时,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内容都来自于企业项目,毕业设计历经企业项目沟通征集、项目分配、学校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等流程。

图2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实践教学设计

  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,学校建设了学生创新中心,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,打造科技人才殿堂、工业界和大学的握手区。学生创新中心有近60个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,成立了五家联合中心,建设企业选修课程30余门。企业选修课的开课单位都是华为、腾讯等一系列行业龙头企业。
  4.交叉融合。在交叉融合方面,学校正在探索多方向的专业培养模式。在原有单线程专业培养基础上,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一部分课程,在不同专业间做交叉培养。同时正在建设具有高阶性、创新性、挑战度的交叉荣誉课程,让人才培养在专业及课程都能实现跨界交叉。

图3 专业、课程、教师、学生交叉融合

  培养工科卓越创新人才非一朝一夕之事,需要不断转变思想、创新模式、建设队伍、改革课程和保障质量。以学生成长、成才为中心,做好顶层设计、强化基础、重视实践、交叉融合、因材施教,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,更大的教育增值,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工科创新人才。